- “我们来共同关心这些教育问题” 2021-03-08
- 博弈多彩展教师风采,学无止境树学子榜样 │ 记安顺一中第一届“古槐杯”青年教师技能大赛 2021-03-08
- 精准分析找差距,科学备考促成功│安顺一中召开全市高三联考质量分析会 2021-03-07
- 弘扬雷锋精神,传承劳动美德 │安顺一中开展“学雷锋”系列活动 2021-03-06
- 分析总结促进步,凝心聚力提质量 | 安顺市普通高中教学视导工作在我校举行 2021-03-05
- 省教育厅关于举办全省第七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的通知 2021-03-04
- 喜报!安顺一中英语教研组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2021-03-04
- 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 │ 安顺一中组织全校师生观看2021年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 2021-03-03


最新动态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 2020年基础学科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方案
- 分类:通知公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5-05 14:43
- 访问量:13973
【概要描述】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根据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安顺市2020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试点基础学科强基改革计划及体育艺术类特长生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市教办〔2020〕1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我校2020年面向“20+3”教研联合体的20所初中学校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我校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 2020年基础学科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方案
【概要描述】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根据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安顺市2020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试点基础学科强基改革计划及体育艺术类特长生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市教办〔2020〕1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我校2020年面向“20+3”教研联合体的20所初中学校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我校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 分类:通知公告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0-05-05
- 访问量:13973
安顺市第一高级中学
2020年基础学科强基计划招生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中考招生制度改革,根据安顺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安顺市2020年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试点基础学科强基改革计划及体育艺术类特长生自主招生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市教办〔2020〕11号)文件精神,经研究决定,我校2020年面向“20+3”教研联合体的20所初中学校招收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推动我校特色发展,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
一、招生对象
思想道德品德表现优良,无违规违纪行为;考生的综合素质评价达到B等以上,中考文科综合成绩B等以上,具有试点实施基础学科安顺市应届初中毕业生。为“20+3”教研联合体学校中有基础学科专长的品学兼优的初中应届毕业生;
二、报名条件
1.在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科中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学生。
2.“20+3”教研联合体学校中的20所初中学校,推荐指标分配到校,各初中学校以学生进入九年级后各次考试的平均成绩作为推荐依据。
3.招生名额:50人。
三、报名方式及所需材料
1.符合条件的考生报名时须提供就读学校推荐材料、有效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2.考生报名时需填写附件2推荐表并采集电子照片。
四、报名时间及地点
1.报名时间:2020年5月5日至5月8日
(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4:30-17:30)
2.报名地点:安顺一中教务科
(联系电话:0851-33251092,联系人:韩老师、张老师)
五、选拔程序
1.由我校统一组织学科测试。
2.测试时间和科目为:
时间 |
5月23日(周六)(详细时间见准考证) |
|
科目 |
数学 |
物理 |
3.按照择优录取的原则,经校招生领导小组审定后,将于5月30日前报市招生委员会预录并发放预录通知书。中考成绩达市直示范性高中最低录取线即正式录取。
六、基础学科强基计划学生管理和培养方式
1.单独编班。进行为期三年的小班化教学,建立“双导师”制度,设立班主任管班级、指导老师管生活“双班主任”管理机制。
2.名师团队。在我校省级名校长工作室引领下,依托我校省级数学、物理、化学和地理名师工作室、市级语文、历史名师工作室团队进行精准系统全面培养。
3.精细管理。制定和落实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计划;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疏导调节,开展多彩而有益的学科、文体活动,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
4.强化学科创新潜质。根据学生高考科目选考情况,为每名学生每个高考必考和选考学科配备一名学科导师,打下学科坚实基础。
5.突出学科特长。根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对学生进行“定制式”培养,为学生三年后报考“双一流”夯实基础。
6.开设先修。根据学生的个性需求和综合发展需要,与清华、北大、浙大等“双一流”院校建立联动机制,定期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定期邀请清北专家团队进行讲学和指导。
7.奖学金激励。学校古槐基金对品学兼优和贫困学子进行激励和资助。
8.研学旅行。最好的学习在路上,寒暑假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高校,开展研学考察交流学习。